• 協會介紹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由依法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有關組織和個人自愿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更多>>

    當前位置:首頁>行業動態>詳情

    行業動態

    郝德明:社會辦醫是醫療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抓手

    來源:人民網 作者:人民網 發布:2020-05-27 11:48

    5月25日,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郝德明做客由人民網·人民健康主辦的“健康中國人”系列圓桌論壇。在“關注社會辦醫可持續發展 聚焦醫療資源再分配”主題論壇上,郝德明表示,社會辦醫關乎我國深化醫療衛生體系改革,是醫療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抓手。

    2019年6月,由國家衛健委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促進社會辦醫持續健康規范發展的意見》首次將社會辦醫定位為“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滿足不同人群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并為全社會提供更多醫療服務供給的重要力量”。

    郝德明在論壇上介紹,經過多年發展,我國非公立醫院已經達到了占全國醫院總數的65%,但非公立醫療機構的服務量僅占全國15%左右,今年疫情期間的2月份,全國非公立醫院診療量僅0.2億人次,同比下降45%,環比降低48.1%。郝德明認為,非公立醫院的數量與服務量上的巨大差距,與國家對社會辦醫“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力量”的期待還有很大距離,不相匹配。為此,社會辦醫需要進一步探索自身發展路徑,由量變實現質變,為全社會提供更多醫療資源。

    “醫者仁心,不分公立和非公立!焙碌旅鞅硎,社會辦醫在疫情期間的表現充分證明了他們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據郝德明介紹,疫情期間,全國有2千多萬非公立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投入到當地防疫聯防聯控戰斗,包括道口檢疫,社區監測體溫,承擔發熱門診和集中隔離點管理,防疫健康咨詢等。有6千多醫生護士書寫血書,主動請戰,請求馳援湖北,馳援武漢。由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就組織了319支醫療隊,3383名醫務人員不但自駕車輛、還自帶干糧(醫療物資),他們不但不計報酬,更是不論生死,凜然出征援鄂。

    郝德明建議,在關注學科建設和管理能力提升同時,社會辦醫也應該得到精神鼓勵和表彰肯定。為此,郝德明呼吁政府和行業協會應當盡快為社會辦醫人設立特別獎項。多年來,他們每年承擔了近百億人次的醫療服務量,不僅沒有財政補貼,還為國家貢獻稅收,忍辱負重,承擔著巨大的社會責任和壓力,我們理應表彰和鼓勵他們為保護人民生命和健康所做出的突出貢獻,為深化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所作出的突出貢獻,為社會辦醫的醫務工作者給予突出服務獎的表彰。

    “社會辦醫是新生事物,前途是光明的,發展道路還是很曲折!闭劶吧鐣k醫未來的發展,郝德明表示,社會辦醫是我國醫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需要行業攜手,繼續為人民群眾得到多樣化多層次的醫療服務進行長期的探索和實踐。(責編:許曉華、李軼群)

    亚洲性爱无码,特黄特色AAA大片免费,18分钟破处,国产一级黄色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