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由依法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有關組織和個人自愿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更多>>
分支機構丨全國第二屆血管性疾病診療技術暨管理高峰云論壇成功舉辦
在全球新冠疫情持續蔓延的形勢下,全人類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進入“后疫情”時代,隨著公眾對疾病治療、預防、健康保障需求的增加,醫療衛生行業組織肩負了更多重擔。為更好地促進我國血管瘤及脈管畸形領域健康有序發展,加強社會辦與公立醫療機構的交流合作,提高血管瘤及脈管畸形社會辦醫醫療人員及相關從業者的醫療服務水平,由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以下簡稱中國非公醫協)、中國非公醫協血管瘤與脈管畸形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主辦、北京長峰醫院集團承辦的專委會全國第二屆血管性疾病診療技術暨管理高峰云論壇于2021年11月18日至19日順利召開。
六地會場聯動
本次會議通過云平臺進行線上直播,吸引了逾2000人次參會。會議內容豐富,兼具理論與實踐經驗分享,與會同仁均表示受益匪淺。中國非公醫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郝德明,血管瘤與脈管畸形專委會主任委員、北京長峰醫院集團董事長汪文杰,先后發表開幕致辭。
中國非公醫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郝德明致辭
郝德明在致辭中表示,社會辦醫是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協會血管瘤與脈管畸形專委會要充分發揮專委會的平臺優勢、專業優勢和資源整合優勢,帶領血管瘤與脈管畸形醫學領域的同道們,為行業發展努力拼搏,以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砥礪前行,為我國血管瘤與脈管畸形醫學領域的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血管瘤與脈管畸形專委會主任委員
北京長峰醫院集團董事長汪文杰致辭
汪文杰在致辭中表示,專委會在各位副主委、常委、委員及各會員單位的支持和配合下,一直致力于推動血管瘤與脈管畸形科學化、規范化快速發展,讓更多醫生開始關注血管瘤和脈管畸形診療技術的學習和創新,為推動我國血管瘤與脈管畸形診療技術的發展做了大量工作。同時,向123名新增選委員表示祝賀,新委員的加入充實了專委會的隊伍,為專委會注入了新鮮血液。
血管瘤與脈管畸形專委會秘書長
北京長峰醫院集團副總裁陳妍莉
會議合作伙伴東軟醫療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貴州省民營醫療機構協會會長劉金平
頒發聘書
新增選委員對加入血管瘤與脈管畸形專委會表示了高度的認同感。
一直以來,專委會以幫扶、創新、提高、發展為己任,致力于促進全國社會辦醫療機構血管瘤與脈管畸形相關學科的建設與發展。會上舉行了血管瘤與脈管畸形疾病診療基地授牌儀式,診療基地在全國范圍內共授予北京長峰醫院、上海曹安醫院、廣州長峰醫院、昆明大滇醫院、貴陽長峰領航醫院、沈陽長峰中醫院、合肥長興康復醫院、成都長峰醫院等8家醫院。
北京主會場授牌儀式
本次會議邀請了來自全國各地數十位血管瘤與脈管畸形學科領域的專家學者,就血管瘤與脈管畸形診療指南、兒童高流量血管畸形治療時機選擇、動靜脈畸形治療的難點和未來方向、血管瘤與脈管畸形的硬化治療、血管瘤完美治療的理念與實踐、特殊部位靜脈畸形的治療體會、鮮紅斑痣的診斷與治療、介入治療在兒童血管瘤領域的應用、小兒特殊部位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治療、并發癥及其處理等課題,就相應的病例展開了熱烈的討論,與會專家與青年醫生代表均表示收獲頗豐。
原中日友好醫院、現北京長峰醫院李京宏教授
就“血管瘤與脈管畸形診斷及診療指南”
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申剛教授
就“兒童高流量血管畸形治療時機選擇”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
鄭家偉教授就“血管瘤與脈管畸形的硬化治療”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
范新東教授就“動靜脈畸形治療的難點
廣東省人民醫院腫瘤中心張靖教授
就“血管瘤完美治療的理念與實踐”
昆明市兒童醫院張渝華教授
就“特殊部位靜脈畸形的治療體會”
昆明大滇醫院費明主任
就“鮮紅斑痣的診斷與治療”
安徽省兒童醫院汪松主任
就“介入治療在兒童血管瘤領域的應用”
貴州省婦幼保健院胡月光主任
就“小兒特殊部位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治療、
圓桌會議
血管瘤與脈管畸形專委會
一屆二次全委會暨常委會議
據悉,11月18日下午,召開了專委會一屆二次全委會暨常委會議。會議聽取了汪文杰主任委員作的2021年工作總結及2022年工作計劃報告;審議增選了123名委員;就專委會下一步工作進行了討論;郝德明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對專委會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意見建議。
中國非公醫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郝德明講話
本屆血管性疾病診療技術暨管理高峰云論壇已圓滿落下帷幕。會議通過專題報告、經驗分享、互動交流、思維碰撞,讓全國各地血管瘤與脈管畸形領域的同仁獲益匪淺。奉獻與收獲、進步與成長、汗水與快樂,都匯聚于此時此刻。感謝總會領導的關注與支持,感謝各位嘉賓的辛勤付出與學術分享,感謝企業合作伙伴給予的鼎力相助,也感謝與會代表的熱情參與。專委會將努力把未來每一年舉辦的血管瘤與脈管畸形學術年會,打造成為行業同道共同學習新知識、接觸新領域、結識新朋友的盛會。期待明年再度相聚。